2015年4月30日 文章来源:中国塑料机械网
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,山东省已经成为全国橡胶工业第一大省,但大而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。日前,记者从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了解到,2014年,山东省橡胶行业整体规模不断壮大,产品结构更趋合理,但效益及出口增速均出现下降。
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,2014年,山东省橡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70家(同比减少3家),销售收入4051.58亿元,同比增长11.38%,增幅回落3.62个百分点;实现利税365.92亿元,同比增长9.2%,增幅回落10.1个百分点;其中,利润268.99亿元,同比增长7%,增幅下降12.3个百分点;产品销售率为97.9%,与去年持平;行业亏损额1.79亿元,同比下降45.9%。
以下为山东省轮胎行业2014年整体运行状况介绍。
轮胎业整体平稳,产量及效益增速双双下降
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,山东省2014年共生产各种规格轮胎4.31亿条(包括部分小型轮胎、摩托车胎、力车胎),同比增长1.4%。
据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统计,41家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共生产子午线轮胎28166.26万条,同比增长16.25%,占全国总产量(5.11亿条)的55.1%,同比提高了4.2个百分点。
山东橡胶业规模扩张不断 效益却在下滑
其中,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34家,产量为6874.85万条,同比增长9.58%,增速同比下降了9.08个百分点,占全国总产量(1.12亿条)的60.9%,同比提高了2.7个百分点。
半钢子午胎生产企业27家(2013年为24家),产量为21316.17万条,同比增长18.57%,增速同比下降了34.82个百分点,占全国总产量(3.99亿条)的53.4%,同比提高4.7个百分点;全钢工程子午胎生产企业6家,产量为25.24万条,同比增长4.82%,增速同比下降了6.51个百分点。
2014年度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,中国大陆29家企业,山东15家企业榜上有名,占大陆上榜企业数量的51.7%,随着产量增加和质量不断提高,山东轮胎在国内外影响也日益扩大。
轮胎出口增速下滑,形势不容乐观
2014年,山东省轮胎出口额为88.55亿美元,同比增长2.7%,增幅比2013年下降了2.3%。其中,2014年12月出口6.95亿美元,同比下降11.3%。轮胎排在山东省出口产品总额的第6位,比2013年下降4位。
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6家,出口同比增长的企业有8家,其余8家下降,随着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采取“双反”措施,中国2015年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。
轮胎生产国际化布局稳步推进
为了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,突破多个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、反补贴措施,国内轮胎企业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,到国外投资建厂。山东省走在了全国前列,有4家省内企业到国外建设轮胎厂,充分利用所在国家的资源、劳动力及市场优势,以提高山东轮胎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。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86pla.com/news/detail/25981.html
关键词:
2015/04/30 (已经被浏览 次)
山东橡胶业规模扩张不断 效益却在下滑